“复旦研究生投毒案”拷问学历教育弊端
【核心提示】名校的研究生因为生活琐事将室友毒死其实并不是个案,这只是不注重德育教育所造成的若干弊端的一种极端的体现,偶然中存在着必然的因素,没有对德育教育放手的放任,就没有今天的黄洋被杀,其实杀害黄洋的并不是林某,而是林某身后那种对学历教育的盲从和对德育教育的漠视所依附的教育体制。
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保卫处报案:复旦大学枫林校区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自4月1日饮用了寝室内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身体不适,有中毒迹象。16日,黄洋终因中毒不治身亡。随后,公安机关锁定了其同寝室的室友林某,后经侦查发现,林某因生活琐事,将剧毒化学品投入寝室饮水机,将黄洋杀害。日前,林某因涉嫌故意杀人被提请逮捕。(华商报)
名校的研究生成了杀人犯,一时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一个有着高学历高文凭的社会精英如何就成了杀人犯,这个案件的发生让我们反思这些年来的教育体制是否存在问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教育成了一种唯分数唯学历是瞻的功利性过程。学历成了考察“人才”的唯一标准。不管是小升初,还是高考,亦或是单位的招聘,都把学历作为一个考察的主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而人品、道德、经验、技能都成了陪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在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中却变成了正常。
以这个学历为目标的教育过程也完全成了应试教育。为了追求高升学率,所有可以压缩的音体美的课程,都成了摆设,甚至一周一次进行思想教育的班会也成了班主任老师的补课自留地。我们不管孩子的思想意识,社会价值取向,人生观如何,只要学习好,就能评三好。因而,我们看到了这种体制培养出来的好多性格孤僻的尖子生,人格扭曲的大学生,甚至沦为杀人犯的研究生。这难道就是我们需要的教育吗?
我不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相反我非常爱我的祖国,可是,我非常不幸的了解到,在美国的大学招生,并不看重高考成绩,高考成绩只占他们录取标准的30%,大学录取更注重的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参加了多少社会活动,有多少公益性活动,有多少社会实践,有多少社会调查或论文,没有这些指标,是不可能被大学录取的。而在我们却将高考成绩作为一个唯一的考察目标来衡量,这才是造成教育制度畸形发展的最大推手。我的祖国,因为我爱她,所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名校的研究生因为生活琐事将室友毒死其实并不是个案,这只是不注重德育教育所造成的若干弊端的一种极端的体现,偶然中存在着必然的因素,没有对德育教育放手的放任,就没有今天的黄洋被杀,其实杀害黄洋的并不是林某,而是林某身后那种对学历教育的盲从和对德育教育的漠视所依附的教育体制。
前年,有着MBA学历的廖某将六旬的父母赶出家门,我为之急呼;去年,在读博士生利用邪教破坏法律实施,我为之辩护;今年,名校研究生林某毒杀室友,我再次为之呐喊。我只能提出问题,我无力解决问题。但是,教育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我们不需要高学历的杀手,我们需要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我们需要的是人人友爱、团结互助的和谐。
教育啊,请不要跑得那么快,停下来,等一等我们的灵魂!(作者赵荔,北京振邦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