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铭暄:刑事法治革新的火种
转眼间,北师大刑科院5周岁了!5年来,刑科院人怀着“心若在、梦就在”之豪情,载负着信任与支持,也隐忍着猜忌与质疑,精诚团结,艰苦创业,携手致力于刑事法学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取得了斐然之业绩。如今,刑科院已然成为心向善法之学子们的启明殿堂,成为中国刑事法治革新的火种源地。抚今追昔,令人感慨系之。为此,本报特刊发系列文章以资纪念。
高铭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我国刑法学专业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国际刑法学协会副主席暨中国分会主席等职。著有《21世纪刑法学新问题研讨》、《中国区际刑法与刑事司法协助研究》、《当代国际刑法的理论与实践》等著作。
□高铭暄
2005年8月18日,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刑科院)宣布成立,这是目前国内刑事法学领域首家且唯一一家独立性、实体性、综合性的学术研究机构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单位。经过5年的砥砺,相信中国刑法学界已经看到了一个精诚团结、励志革新的学术团队正在学界发挥中坚力量,并继续凭着治学之人的坚守和热情追求着学术事业的更大突破。
刑科院与中国法治改革
眷顾立法前瞻性研究,为国家刑事立法提供理论支持。当前以及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紧要阶段,也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给学者提出了特别的时代要求,即立足于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关注国家立法动态,加强对刑事立法的前瞻性研究以及修改增补研究,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建构提供科学的理论论证。5年来,刑科院密切关注国家刑事立法的前瞻性问题,围绕重大立法项目,积极参与咨询和论证,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曾经为《刑法修正案(六)(草案)》、《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等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此外,刑科院还主办各种立法问题学术研讨会、刑事司法解释研讨会,讨论研究立法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密切与国家立法机关的合作、联系,积极推动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现在,刑科院已经形成了大家所熟悉的务实的学风和研究态度,从社会实际出发,为立法改进与完善建言献策,努力在法理与人情的结合中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规则之治。
加强司法总体性研究,为国家刑事司法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刑科院历来关注攸关中国法治进步的司法改革问题,尤其体现在推进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死刑制度改革方面。以死刑制度改革为例,为配合国家司法改革一系列重大举措,刑科院主办“关注死刑改革”系列论坛,并承担多项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委托课题,先后主持向中央政法领导机关提交有关死刑的研究咨询报告7份,主持和参加以死刑及其改革为主题的国际、国内大小学术讨论会数十次。2009年,为更好践行死刑改革项目,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等中央政法领导机关的鼎力支持以及英中协会、爱尔兰人权研究中心等外方合作伙伴的相应协力下,北师大刑科院对原来的“促进死刑改革研究中心”进行了重组和完善,形成了“北京师范大学死刑研究国际中心”。此外,刑科院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与司法机关的联系与合作,到目前为止,刑科院不仅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中央政法机关的十余个业务庭室缔结了正式合作关系,还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等多家实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使之成为刑科院的教学科研基地。
刑科院与中国刑法学研究
高屋建瓴,推动中国刑事法学教育研究体制创新。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重点建设的专门从事刑事法学研究的独立学术机构与研究生培养单位,刑科院的建立无疑正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设立宗旨相契合,并开始为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刑事法学研究机构积蓄力量。在机构建设上,刑科院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刑事一体化”为宗旨,设立了中国刑法研究所、外国刑法与比较刑法研究所等常设性研究机构;还结合现阶段国家刑事法治建设的重大现实课题和学术项目研究的实际需要,设立了犯罪控制基础理论研究中心、犯罪预测与犯罪预防研究中心、社会稳定与刑事政策研究中心等专项研究机构。
勤勉踏实,共创学术研究成果佳绩。在刑科院现有的研究队伍中,既有老一代刑事法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又有多位学养深厚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还有一批富有朝气和进取心的年轻学者,从而形成了老中青结合并以中青年为重心的研究团队。5年来,刑科院的研究成果便是这个团队业绩的最有力佐证,其规模、数量和质量令人赞叹,堪称法学界的一个奇迹。这些年,刑科院申请获准立项的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等逾百项,刑科院教师作为第一作者,撰写和出版的学术专著、译著、教材和工具书等二百余部,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一千余篇,为中国刑法学理论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承前启后,培养高层次刑事法学研究人才。5年来,团队的教师除了专注于搞科研,还不忘杏坛执鞭的本职,多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市级精品课程与校级精品课程的美誉。2009年,赵秉志教授领衔的“刑法学科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学问贵在启迪。为此,刑科院创办了“京师刑事法名家讲座”、“京师刑事法专题论坛”、“关注死刑改革系列论坛”等形式多样的讲座和论坛,请来国内外著名的刑事法学名家乃至法学、社会科学名家,言传法学智慧,垂范治学品质。除了外在意志的激励与养成,刑科院还十分重视研究生内在学养的积累,从严要求每一个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尽可能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科研项目。
拓展格局,密切刑事法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刑科院十分重视与国际、国内著名大学法学院的交流与合作,经过5年的努力,刑科院成立了中美刑事法交流中心、中欧刑事法交流中心、中日刑事法研究中心等多个专门从事对外交流的学术机构,并与欧美等法治发达国家的诸多学术机构开展了十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深深的期盼与祝福
我已年逾八旬,不敢消歇光华,还盼尽绵薄之力于中国刑法学研究与中国法治建设事业,然而老骥伏枥,虽壮心未已,终归力不从心。要说有所期盼,那便是希望中国刑法学人能够坚守住自己当初投身学术事业的理想,既赋予个体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又把大家的理想与希望汇聚起来。我满心冀望刑科院能够继续秉持纯粹无私的研究品格与服务意识,坚守在刑法学教育前沿,坚守在国家法治改革前沿,使刑科院成为心向善法学子们的启明殿堂,成为中国法治革新的火种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