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研究

关于毒品犯罪案件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0-07-05来源:阅读:

    毒品犯罪与艾滋病、恐怖活动并称为世界三大公害,困扰着整个人类。它不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损害,而且往往诱发抢劫盗窃等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并且对社会的经济增长、和谐稳定和文化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禁毒严打斗争,加大了打击力度,毒品违法犯罪的上升势头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由于诸多现实因素的作用,毒品违法犯罪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需要进一步加以重视和治理。本文结合钦北区法院审判工作的实际,对毒品犯罪案件作一点探索性的思考。

 

    一、当前毒品犯罪案件的基本特点

 

    根据近年来钦北区审理的毒品犯罪案件分析,毒品犯罪案件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

 

    1、犯罪毒品品种单一。起诉的毒品案件涉及的毒品都是海洛因,毒品品种单一。

 

    2、涉案人员多来自社会底层,文化素质不高,且以中青年居多。

 

    3、贩毒案件多以吸毒人员以贩养吸,“零包”贩卖居多。

 

    4、联络、接头方式多元化。现阶段毒品犯罪中,犯罪分子大多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联系交易。在使用通讯工具时部分毒品犯罪骨干成员均有两部以上移动电话,并且使用移动、联通、电信IC卡等多个、多种卡号,不定期更换,交替使用。在通话内容上用语隐蔽,使用行话、黑话。

 

    5、毒品犯罪团伙化。从毒品货源到吸食购买,经过多个层次之间的周转,在长期进行的毒品犯罪活动中,多数犯罪分子都是以贩养吸,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团伙和固定贩、吸毒人员构成的消费网络。从毒品团伙情况看,每个团伙少则2人,多则4人以上,其内部人员相对固定,分工明确,既有专门负责联系毒品货源和送货者,又有专门负责分送、收缴、回笼毒资的成员。

 

    6、交易场所多样。毒品犯罪分子为逃避打击,采取灵活多样的交易方式,选择各种交易场所。有的选择交通道路两侧,有的选择出租房,有的选择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有的选择在家中等。

 

    7、涉毒犯罪占一定比例。毒品和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毒品除了引起毒品犯罪本身外,还常常引起其他社会犯罪的不断发生和增加。在毒品犯罪增长的同时,与其相关的犯罪如盗窃抢劫等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毒品违法犯罪的成因

 

    1、巨大的毒品市场和高额利润的诱惑。从买卖毒品的价格情况看,目前毒品市场的零售价格每克在400-500元之间;购入价格每克约80-150元左右,进销差价约高达三倍以上。巨大的消费市场和高额的利润是贩毒犯罪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2、高额毒资的压力。按目前市场的海洛因销售平均价格和日吸食平均数量0.3克计算,每天需要的吸食毒品开支约在130元左右,每月约需4000元。较高的毒资支出对一般的吸毒人员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许多吸毒成瘾人员,由于劳动力衰减,甚至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对巨额毒资支出根本无法维持。为了缓解毒瘾发作时的噬骨之苦,他们不得不冒险贩卖毒品以赚取利润,维持每日所需毒资。

 

    3、复杂的心理因素。应该说我国的禁毒宣传一直都是比较深入切实的,一般在小学就开始进行相关的教育,但始终不断有人加入“瘾君子”的行列,究其原因,除了社会因素外,一些心理因素也起着决定性的误导作用:一是出于好奇心,抱着一种探索、尝试的心理吸食感受毒品的滋味,多次吸食以至上瘾;二是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及精神信仰的缺失,越来越多的人借助毒品来放纵身心、寻求刺激,为贩毒分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市场。

 

    4、不良环境的影响。就社会不良环境来说,在社会上不良交友或交友不慎导致被不良分子影响或教唆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如有些吸毒者,因无毒资,花言巧语,千方百计拉拢有钱的朋友下水,从中分吸毒品;就家庭不良环境来说,对青少年吸食毒品,相当一部分与家庭环境有关,一些家庭因父母离异使监督和教育弱化,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有些家庭不和,形成逆反心理,有的赌气出走,自暴自弃吸食毒品,或吸食毒品以寻求精神上得到安慰。

 

    5、涉毒犯罪社会防治机制比较薄弱。一是禁毒和打击毒品犯罪尚未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高压态势;二是对吸毒人员的帮教措施没有全面落到实处,造成复吸率极高;三是对毒贩为逃避打击而进行分包微量交易的贩毒案件,查获了的只供认被查扣的交易数量,惩处较轻;对微量毒品交易背后的毒源未能深挖或由于其他的证据难以取到,无法深入查处,影响了打击的力度。

 

    三、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的对策

 

    1、正确把握宽严相济政策,既突出打击重点,又注重分化瓦解犯罪分子。法院审理毒品案件,要正确理解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坚持区别对待,细化宽严措施。一方面,严厉打击操纵毒品犯罪的幕后黑手、“庄家”。对屡教不改、重新犯罪、情节恶劣的,要依法突出打击重点、从重惩治,彰显司法威慑力,尤其是对与抢劫、抢夺、绑架、杀人等严重暴力型犯罪交织在一起、危害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犯罪分子,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不减弱,以体现党和政府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决心。另一方面,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体现司法人文关怀,对初犯、偶犯、从犯、主观恶性不深、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犯罪分子,从轻、减轻处罚,分化瓦解犯罪团伙,减少社会对抗。对未成年犯坚持“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的方针,落实好结对帮扶、社区帮教等措施,教育、感化与挽救未成年人。

 

    2、加强对毒品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毒品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应是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家庭、社会四位一体共同组成的整体预防的网络体系。深化“无毒社区”、“无毒村”建设,全面落实帮教措施是抓好预防工作的关键,也是解决毒品问题的有效载体。一是探索建立以劳教戒毒为主体,强制戒毒、自愿戒毒为补充的戒毒体系,加大对吸毒行为的惩罚和治理;二是各职能部门、基层组织通过经常性地分析涉毒档案台帐,及时了解吸毒人员的思想动态,矫正其不良心理倾向。同时大力宣传脱戒的先进典型,不断增强吸毒人员的戒毒自信心;三是充分发挥吸毒人员家属在帮教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减少吸毒人员与外部毒品环境的接触,努力降低复吸率;四是不断完善尿检制度,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五是切实帮助吸毒人员解决生活、就业上的实际困难,使其尽早回归社会,从根本上减少毒品的消费规模,减少毒品的社会危害。

 

    3、发挥司法宣传的导向作用,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引导人民群众远离毒品。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毒品祸国殃民的历史和现状,宣传党和政府禁毒的政策和法律,把禁毒宣传工作深入到每个乡村和每个家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打造强大的禁毒舆论攻势,使广大群众普遍形成恐毒、避毒心理,提高抗毒、防毒能力,增强恨毒、除毒觉悟,自觉远离毒品,积极检举揭发毒品犯罪。在各个学校,利用图片,一些典型案例、上法制课等进行相关的毒品知识宣讲,让青少年从小就知道毒品是什么,了解其危害,使“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永不沾毒”思想深入人心。此外,相关职能部门还应注重增加全民文化生活及娱乐、休闲设施的投入,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理,以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